深圳晚报记者 黄文
第二节还剩11分02秒,蹲在篮下油漆区的易建联,开始调整脚上李宁球鞋的鞋带。宝安体育中心的球迷们,开始心领神会地大叫“换鞋,换鞋”,阿联索性顺水推舟把鞋脱下,随手扔在了孤零零的球场上。
第二节还剩6分24秒,易建联换上了一双黄色的耐克鞋准备出场,刚走到场边,却被拦了下来。像是赌气一般,阿联在漫天嘘声中,径直走向了更衣室,一步也没有回头。
第三节还剩5分03秒,出乎很多人意料,易建联穿着同样的耐克鞋重新回到了场上。这回没人再阻拦他,现场球迷已经完全“倒戈”,疯狂的呐喊声很容易让人疑惑:这里到底是谁的主场?
第四节还剩最后5秒,斯隆杀入篮下上篮不中。阿联腾空跃起尝试补扣,但球已经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深圳队帕戈得球后直接杀向前场,广东队没有人上来对他犯规——他们的犯规次数并没有满,他们无法把深圳球员送上罚球线。
全场比分定格在89比88,深圳马可波罗1分险胜广东东莞银行,算上上赛季的两场比赛,烈豹已经对对手完成了“三杀”。广东德比Ⅱ,阿联的球鞋事件间接改变了两支球队的命运。原本被打蒙的深圳队趁阿联不在场的时间段拉近并反超了比分,重新焕发生机;而广东队包括易建联本人的心态都受到了影响,一场胜利最终眼睁睁被夺走了。
1
阿联换鞋事件只是催化剂
三方博弈已存在5年之久
在本场比赛开赛前两小时,中国篮协就装备违规问题对周琦、王哲林、李根和可兰白克给予了通报批评。更早之前,周琦曾发表过这样一篇微博:“我为什么被剥夺了穿自己鞋的资格,到底谁可以来保护球员的利益?受伤了谁来负这个责任?”
赞助装备的争议,本质上是联赛、赞助商和球员之间的博弈。当李宁以5年20亿元买下了CBA装备的赞助权时,战役就已经打响。双方的合同中规定,全部本土球员都要穿着李宁的装备出场。之前几个赛季,只有少数几名特权球员在俱乐部交钱的前提下能穿“贴标鞋”,而到了本赛季,由于是合同的最后一年,李宁公司将装备的规则更加严格化,特权球员“贴标权”的失去,将矛盾又一次摆在公众的面前。
对于自己昨晚的举动,阿联解释为“脚有伤”,无论他的行为是否是“有意安排”,都无法回避将“球鞋门”进一步激化的事实。特权球员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可联赛又偏偏缺少不了这样的特权球员,既然CBA联赛早知会有这样的两难问题出现,为何又会做出打包出售球员的“选鞋权”的决定?俱乐部有没有就“不合理”问题和篮协协商?今后的合同签署中,又怎样更大程度体现出俱乐部和球员的意志?
2
荡气回肠三杀宏远
烈豹本不用如此惊心动魄
其实,深圳烈豹将士们本可以更早迎接胜利——如果他们的罚球再好一点的话。
整个第三节,深圳队的罚球只有13罚2中,第四节帕戈罚球还差一点“三不沾”。事实上,罚球和失误最能体现出球员们心态的变化。深圳队首节之所以被动,是因为太急太浮,反应在数据上,就是单节出现8次失误。而在易建联下场后,球队进攻立马顺畅,命中率显著提高。等到阿联“冷不丁”重新回到场上,烈豹球员们心态再度波动,这直接“成就了”帕戈的8罚3中和李慕豪的7罚2中。
正如赛后顾全所说,罚球当然是要加紧练的,但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是队员们临危不惧的意志,和迅速适应场上变化的能力。昨晚比赛,广东队周鹏因个人原因不能出战,账面实力双方五五开,之后的比赛过程也证明了,只要队员冷静面对,即使阿联回归,也并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阿联昨晚的数据,只有13分3个篮板。他的离场,为深圳队带来了胜利,也为深圳球迷带来了胜利。之前但凡宏远队来深圳打比赛,深圳球迷总是会陷入是为深圳队还是为从深圳走出的阿联加油的难题。而这场比赛,阿联换球鞋扬眉吐气,烈豹卫主场荡气回肠,也许对球迷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同时,我们不应因为场外的因素而忘记比赛本身的亮点,比如沈梓捷迎来了自己的CBA首秀,虽然时间只有短短4分22秒。赛后烈豹主帅王建军说:“沈梓捷刚刚上调一队,赛前教练组专门开了会,我们想让年轻球员有更多出场时间,早点上场可以让他们不那么紧张,尽可能地表现自己。”